1905电影网专稿 在二战题材影片里,有一个特别的存在。
没有血腥场面,没有直接暴力,却比任何视觉冲击更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荒谬与残酷。
在孩童视角下的无知与真实历史处境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,让战争的荒谬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“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,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、视觉以及嗅觉。”
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,孩子们的世界就像哈哈镜,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无限的扭曲放大。
7月24日22:25,电影频道将为您播出这部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约翰·伯恩同名小说的电影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。
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电影海报
它用一个八岁德国男孩的纯真视角,撕开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伤口。
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以看似平静的叙事,讲述了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。
故事的主角是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,他与犹太男孩什穆尔在战争的阴霾中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然而,这份纯真的友谊,却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,一步步走向了悲剧的深渊。
在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里,处处充满了反差。
对于纳粹军官的小孩布鲁诺来说,这个仅有8岁的孩子的世界里,没有战争和集中营的概念。
他将集中营误认为是农场,以为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玩伴,有丰富多彩的游戏,有等待探险的未知和神秘。
他将集中营的囚服,误认为是舒适的条纹睡衣。
在看过纳粹用来欺瞒民众的谎话连篇的集中营宣传片后,他也信以为真。
就连最后自己被关进了毒气室,都依旧天真地认为他们只是要洗个澡。
这种无知与纯真,让人既心疼又愤怒。
两个男孩生活环境的对比同样触目惊心。
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诺住在宽敞明亮的别墅里,有充足的食物、漂亮的衣服和关爱他的家人;
而同龄的犹太男孩什穆尔却穿着“条纹睡衣”,住在拥挤肮脏的集中营,脸上带着伤痕,眼中充满恐惧。
这种鲜明的对比,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,也让人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。
战争改变着所有人。
布鲁诺的父亲拉尔夫,是影片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。
他代表着被完全同化的纳粹军官。他并非天生恶魔,而是一个逐渐被驯化的普通人。
他在“好父亲”与“刽子手”双重身份的矛盾间挣扎。
布鲁诺的姐姐格蕾特尔展现了青年一代如何被战争谎言毒害。
她从天真少女到狂热追随者的转变过程,令人深思。这种转变,不仅是个人的悲剧,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。
对于受害者,战争更是将他们原本美好的生活彻底粉碎。
在战争之前,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的家庭、事业和梦想,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。然而,纳粹的暴行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,将他们从美好的生活中狠狠地拽了出来。他们被剥夺了自由,失去了尊严,被关进了集中营,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。
除此之外,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最令人震撼的艺术选择之一是,它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展示暴力或屠杀的场景,但是战争的恐怖与灾难却从未在人们脑海中淡出。
远处的烟囱冒出黑烟、风中飘来奇怪的气味、大人们压低声音的谈话,铁丝网内不停劳作永远紧张的人们。
我们看不到鞭打与虐待,但什穆尔脸上的伤痕和恐惧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我们看不到大规模屠杀,但纳粹军官妻子闻到黑烟时说“我以前以为那是烧树叶的味道”的台词,揭示了比视觉更恐怖的嗅觉记忆。
我们看不到毒气室内部的场景,但布鲁诺和什穆尔手拉手坐在里面的画面,比任何直接展示都更令人心碎。
这些细微的线索比任何血腥场面都更能唤起观众内心的恐惧。
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虽然以二战为背景,但其反战主题和对人性的探索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。
影片通过布鲁诺与什穆尔的友谊表明:
在孩子的眼中,没有天生的敌人,没有不可逾越的种族鸿沟,只有单纯的人际情感。这种未被污染的纯真,构成了对战争和种族主义最有力的控诉。
7月24日22:25,电影频道将为您播出电影《穿条纹睡衣的男孩》。带给您一场关于战争、种族歧视与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